心理咨询中的改变 | 心理动力学(一)
改变是怎样发生的
电影《功夫熊猫之功夫大师金猴》,讲了金猴如何成为金猴大侠的故事。
金猴的童年经历了一个创伤事件,他不小心踩到香蕉皮而滑倒,裤子也不小心掉下来,其他村民围观和嘲笑。
从此之后,他的性格大变,每天都想尽办法欺负村民,让村民出丑。金猴在村民的脚下放香蕉皮,让他们纷纷滑倒。村民们实在受不了了,他们集合起来请金猴离开村庄,金猴不仅不离开,还变本加厉地欺负他们。
村民们请来了犀牛战士,用武力胁迫金猴离开。金猴打掉了犀牛战士的裤子,让他当众出丑。村民又请来其他战士,但无论村民找谁来,都不是金猴的对手,他们一个一个都被金猴打掉裤子 。
不管是扔香蕉皮让村民滑倒、还是打掉别人的裤子,金猴对待他人的方式,都是在让他人体验他曾经经历过的创伤。——这是一种强迫性重复,停留在创伤的位置上,期待寻求到创伤被理解、被处理、被治愈的可能。
最后,村民们请来了乌龟大师。
乌龟大师对金猴说,“猴子,你得离开这里”。
金猴说,“当然,如果你打败我的话,我就走。如果你输了,你就得走,但得光着屁股走。”
但是乌龟并没有穿裤子。——这个细节非常重要,“没有穿裤子”意味着乌龟大师没有和金猴相同的个人议题。如果咨询师也有和来访者相同的、尚未解决的个人议题,是帮不了来访者的。所以在咨询师的受训中,决定心理咨询效果下限的是督导,而决定心理咨询效果上限的是咨询师的人格水平,即咨询师的修通程度,咨询师的个人体验是非常重要的。
之后,乌龟大师和金猴开始了比武。金猴在乌龟大师的脚下,撒了一地香蕉皮,但乌龟大师巧妙地躲开了,反而是金猴踩到香蕉皮滑倒、撞倒了旗杆。看到金猴马上要被旗杆砸住的时候,乌龟大师飞速将金猴带到了安全的地方。
金猴非常诧异,他问乌龟大师“为什么要救我”。乌龟大师说,“猴子,你的身手不错,但我也感觉到你很痛苦”。——乌龟大师感受并理解到了金猴的痛苦。
金猴听到“痛苦”,他回忆起自己童年被香蕉皮滑倒、掉落裤子之后,被当众嘲笑的情景。——金猴回忆起他的痛苦,开始哭泣,这意味着金猴有了回忆和情感体验。情感体验对于改变是必不可少的,只有认知的理解、而没有情感体验,改变是无法发生的。
金猴说,“你赢了,我会走”。
熊猫大师拍了拍他的肩膀说,“别走,利用你的身手做好事吧,年轻人。找到你很久以前抛弃的东西吧”。
金猴问,“你是说我的裤子?”
乌龟大师摇了摇头说,“是同情心”。——这里乌龟大师做了一个释义,呈现给金猴,他一直以来在潜意识中否认的东西。
金猴获得了领悟,他改变了,他学会了以自己曾经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他人。
情景再现、关系中的新经验、情感体验、释义与领悟
总结一下心理咨询中改变是如何发生的。
第一,情景再现。
通常咨询中会呈现两种创伤的情景,这两种情景可以简单理解为咨询师和来访者在两个位置/两种角色间的切换,受伤的孩子vs伤害性的父母(一致性反移情vs互补性反移情)。
在受伤的孩子角色中,来访者呈现着ta的受伤,咨询师切身感受到和来访者相同的恐惧、难过、愤怒、羞耻、脆弱、无力、无能等等。
在伤害性的父母角色中,来访者变成了那个伤害性的父母,想要“向咨询师扔香蕉皮”,想要“打掉咨询师的裤子”。
怎样理解这两种角色?举个例子。
金猴不停地让他人感受自己被香蕉滑倒、被嘲笑的经历,他通过这种来让他人理解自己的痛苦,自己到底经历了什么。在咨询中,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也会“上演”了来访者内心世界中重复的自体-客体互动关系。
——因为很多创伤发生在前语言期,意味着这些痛苦并不是意识层面、无法用语言表达,来访者只有让咨询师亲身体验到ta的痛苦的方式,来传达这些“未经思考的已知”。
当咨询师感受到来访者曾经的痛苦,但无法涵容(被金猴打掉了裤子),那么咨询师也像曾经来访者一样,被创伤击倒了。来访者会感受到,我的痛苦根本无法被修复,连咨询师都承受不住。
当咨询师感受到被来访者攻击、贬低、控制时,真的攻击回去(打败金猴),来访者会感受到,我的痛苦根本无法被修复,果然我又被创了。
所以,咨询师要在移情反移情的过程中获得理解,要离开这两个位置,选择第三个位置存活下来,即涵容、耐受和理解这些痛苦,这个时候痛苦就被转化了。
第二,关系中的新体验。
咨询深入和取得进展的前提是,咨询师能在两个位置上存活下来。
在受伤的孩子的角色,咨询师的裤子不能被来访者打掉。
在伤害性父母的角色,咨询师要通过反移情去理解来访者的情感体验,而不能真正的见诸行动、重复来访者过去伤害性的关系体验。
当咨询师存活下来,意味着来访者内化了咨询师的处理方式,同时来访者也在关系中获得了新的体验。咨询师没有被ta的创伤所打倒,咨询师也没有攻击回来。
——就像乌龟大师没有被香蕉皮滑倒、没有被打掉裤子,同时,乌龟大师也没有去攻击和伤害金猴。
第三,情感体验。
在语言出现之前的早期经历(尤其是创伤性经历)被储存在内隐记忆或情绪记忆中。所以在咨询中体验和处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。
只有认知层面的“知道”,而没有情绪情感触动,往往会出现“我懂得了所有道理,但改变仍然没有发生”的情况。
——这里是金猴回忆创伤,感到自己的痛苦被理解,产生了自我怜悯和感动。
第四,释义与领悟。
来访者拥有了看待和理解过往经历的另一个视角,重新修正和书写了人生叙事。
——这里是金猴领悟到,一直被自己否认着的同情心。
释义要选择合适的时机,当来访者还没有做好准备去面对时,咨询师太早释义,可能会带来伤害。
释义需要在来访者拥有情感体验时进行释义,没有情感,诠释只是认知,而无法促成改变。
一次释义是不够的,释义是滴定性的,是在一遍又一遍累积中起效的。
1
2
3
4
5
I walk down another street.
推荐阅读:
心理学考研经验&资料分享
心理学科普&心理自助手册
读书分享&思考
家庭教育知识